在江苏省徐州市解放路小学的绿茵场上,近日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 —— 该校六名足球少年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赛场表现,成功入选 2025 年 “苏超”(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)梯队。这不仅是该校青训体系的又一次高光时刻,更标志着徐州校园足球在 “体教融合” 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。
一、青训沃土:从 “草根” 到 “职业” 的成长密码
解放路小学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,近年来已形成一套成熟的 “金字塔” 式人才培养体系。校长郑晓薇介绍,学校通过足球校队训练、社团兴趣班、专家进校园等方式,让每个孩子都能接触足球,同时为有天赋的苗子铺设专业化通道。这种 “普及 + 精英” 的模式,让足球不再是少数人的游戏 —— 低年级学生通过趣味课程培养兴趣,高年级则由主教练宫凯带领进行高强度战术训练。
值得一提的是,该校的训练体系与 “苏超” 赛制高度契合。根据赛事规则,每支球队需以本地户籍、学籍或社保满一年的球员为主体,辅以 3 名职业球员。解放路小学正是抓住这一契机,将日常训练与实战需求结合。例如,宫凯教练近期正带领队员反复研究徐州队在 “苏超” 中的比赛录像,学习职业球员的跑位和防守技巧。这种 “以赛促训” 的方式,让孩子们在模拟实战中快速成长。
今年 6 月,江苏省省长许昆林亲临解放路小学调研时,曾与小球员们互动交流,并对学校的体教融合模式给予高度肯定。他强调,校园足球要建立 “常态化训练机制”,为中国足球振兴输送后备人才。这一指示与解放路小学的实践不谋而合:学校不仅在硬件上配备了标准足球场和专业训练器材,更在课程设置上实现了 “足球进课堂”—— 每周两节足球课成为必修课,同时通过 “校长杯” 联赛让每个班级都能参与竞争。
这种政策支持与基层实践的良性互动,让徐州校园足球生态日益完善。目前,全市已有 305 所全国足球特色学校,每年举办 “市长杯” 等赛事 200 余场,吸引超 1700 名青少年参与。而解放路小学作为其中的佼佼者,已累计为职业联赛输送了王玉龙、康文博等多名 “苏超” 球员,此次六小将的入选更是续写了该校的青训传奇。
对于这六名入选的小球员而言,“苏超” 既是梦想的起点,也是成长的考验。根据赛制,他们将与徐州队的职业球员同场训练,接受更严苛的体能和战术打磨。对此,教练宫凯表示:“入选只是第一步,孩子们需要在更高强度的对抗中证明自己。” 他透露,球队近期正在强化 “一脚出球” 和 “快速回防” 训练,以适应职业比赛的节奏。
事实上,解放路小学的足球少年们早已展现出超越年龄的韧性。在今年的 “省长杯” 比赛中,该校甲组获得第六名,乙组也取得优异成绩,成功晋级明年赛事。这些经历不仅锤炼了他们的技术,更塑造了 “永不言弃” 的精神 —— 正如汉景小学球员王宇晨在大雨中坚持训练后所说:“浑身湿透的那一刻,我感觉自己像打了胜仗一样。”
milan米兰随着 “苏超” 的持续升温,徐州校园足球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云龙区作为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区,已构建起从小学到高中的完整培养链条,30 所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特色校,政策扶持和场地建设均走在全省前列。对于解放路小学而言,此次六名球员的入选,既是对过往努力的肯定,也是未来发展的动力。校长郑晓薇表示,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职业俱乐部的合作,探索 “青训 - 升学 - 职业” 的多元路径,让更多孩子既能 “踢好球”,又能 “读好书”。
正如足球名宿李玮锋所言:“中国足球需要更多像南通珂缔缘那样的青训模式。” 而在徐州,解放路小学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体教融合的可能性 —— 当六名少年穿上苏超梯队的战袍时,他们传递的不仅是个人的足球梦想,更是中国足球未来的希望。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绿茵场上,“从校园到职业” 的通道正在悄然打通,而更多的足球新星,正等待着破土而出的时刻。
姓名 *
邮箱 *
网址
2025-08-17
2025-08-17
2025-08-17
2025-08-17
2025-08-17
2025-08-17
2025-08-17
内容